X 关闭
1、指热轧钢板的在线控制冷却。目的是控制钢板的相变组织,提高钢板的力学性能。热轧后控制冷却可以大大提高钢板的强度和韧性,对节能有直接贡献。控制冷却和控制轧制相结合的效果更好,大大提高了钢板的低温韧性和强度。控制冷却还可以降低原钢的碳当量,改善焊接性能。如X80大口径管线板(Mo-Ni-V系)厚度18mm,控冷后s590MPa和b753MPa,40夏比冲击功94J,铁素体和贝氏体组织细小。在不降低韧性的情况下,强度提高了约59MPa,碳当量降低到0.42,达到APl5LX80标准强度,低温韧性也很好。再比如353MPa屈服点的造船钢板(A36E)。控制冷却后,与之前正火的钢相比,碳当量降低到0.32(降低了0.09),具有足够的强韧性,s369MPa,b503MPa,40夏比冲击功118J,细小的铁素体、珠光体和贝氏体组织。
2、控制钢板的冷却过程。一些钢板在线控制冷却装置位于精轧机和矫直机之间,而另一些则位于热矫直机之后。有些放在精轧机和矫直机之间,但整个冷却区由弱冷却区和强冷却区组成。弱冷却区冷却速度低,用于生产低合金高强度钢板。强冷区(即直接淬火)用于生产调质钢板。在精轧机和矫直机之间设置冷却带,可以充分利用轧后余热控制钢板冷却,有利于控制开始冷却温度。对于现有的钢板厂来说,这个距离较大,便于放置冷却装置。在热矫直机后面设置冷却装置后,由于在冷却前已经进行了矫直,板材的板形良好,使得冷却容易且均匀。同时也可以避免较低温度矫直可能会损害部分钢种韧性的缺点。
3、冷却装置布置在精轧机出口输出辊道的上方和下方。当轧制后的钢板在辊道上运行时,冷却装置启动,对两侧的钢板进行冷却。由于钢板的冷却方式和冷却要求不同,由冷却装置组成的冷却带长度从几米到几十米到几百米不等。为了便于控制,整个冷却区被分成几个冷却段。每个冷却段由几个单体冷却装置或喷嘴组成。每个冷却段可用作一个控制单元,喷水流量可以改变。钢板在冷却带中运行的速度,即辊速,可以调节。温度计布置在精轧机出口、冷却带前后等位置。钢板从精轧机轧出后,以规定的开始冷却温度和规定的冷却速度进行冷却。当达到规定的终冷温度时,水冷停止,然后钢板在空气中冷却矫直。根据钢的化学成分和对钢板机械性能的要求,确定起始温度、终冷温度和冷却速度。冷却速率的关系为:
【资料图】
4、CR=(T0-t1) v/(pn)
5、其中CR是冷却速率;T0是冷启动温度;T1是最终冷却温度;v是滚筒速度;p是冷却段的长度;n是冷却段的数量。在一定的水流量下,在确定起始冷却温度和结束冷却温度后,通过改变辊速和冷却段数可以得到所需的冷却速度。当通过改变辊速和冷却段数量无法获得所需的冷却速度时,应改变水流量。
6、钢板在线控制冷却大多采用管式层流冷却、水幕冷却、喷雾冷却和喷射冷却及其组合。(参见受控冷却)常用的冷却方法如下表所示。
7、水在钢板上侧和下侧的冷却和流动行为从上部冷却喷嘴落下的冷却水冲击热钢板并进行热交换。保留在钢板上的冷却水在高温钢板的表面上形成蒸汽膜,这削弱了水的冷却能力。因此,从上喷嘴落下的冷却水必须具有一定的冲击力,才能穿透蒸汽膜得到有效冷却。连续冷却时,钢板上残留的水形成一定的厚度,冷却水量越大,残留水层厚度越大。滞水流向钢板两侧,其流速越靠近两侧边缘,流速越大,对钢板宽度方向的冷却均匀性有一定影响。
8、来自下冷却喷嘴的水射流冲击高温钢板的下表面以进行热交换。由于重力,水碰到钢板下表面后,很快就会落下来,不可能形成积水。与水钢板表面接触时间很短,所以下部的冷却效率低于上部。为了提高下部冷却的冷却效率,常采用一定的喷淋角度来增加冷却水与钢板下表面的接触时间。为了平衡钢板的上冷却和下冷却,常采用增加下水量的方法。
9、钢板厚度方向温度和冷却速度的变化在钢板连续加速冷却过程中,钢板表面温度的下降速度比心部快得多。钢板越厚,冷却速度越大,表层和芯部的温差越大,表层的实际冷却速度远大于芯部。当25毫米厚的钢板以单一冷却速率进行常规冷却时,表层和芯部的温度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降温初期,表面温度急剧下降,中心温度缓慢下降。随着冷却时间的延长,表面与内部的温差越来越大。水冷停止后(空冷阶段),核心温度缓慢下降,表面温度逐渐上升;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外温度逐渐趋于一致。图2是25毫米厚钢板在850 ~ 550范围内以单一冷却速率进行常规冷却时的表层和心部冷却速率曲线。当表层(1/8t)冷却速度为10/s时,芯部(1/2t)冷却速度为6/s,表层与芯部最大温差为124;当表面冷却速度为21/s时,芯部冷却速度为9/s,表面与芯部最大温差为171。当表面冷却速度为44/s时,芯部冷却速度为8/s,表面与芯部最大温差为244。可以看出,给定的冷却速度越大,即冷却水量越大,表面冷却速度越大,内外冷却速度差越大,内外最大温差越大。表面的冷却速率越高,核心的冷却速率也越高。值得注意的是,当表面速度达到一定水平(例如44/s)时,核心的冷却速率不增反减。这种现象与冷却温度范围、冷却速度、冷钢板厚度和冷却时间有关。
10、钢板的冷却变形及其预防在无约束冷却中,钢板可能产生边浪。
11、式中h为钢板厚度;E为纵弹性模量;v为泊松比;b为压缩应力作用的宽度;K为常数。由于钢板宽度方向的温度差异和冷却的不均衡,钢板不仅可能产生边缘波浪变形,钢板的宽向力学性能也会不均。因此在防止产生边缘波浪的措施中,也要同时考虑宽向力学性能不均的因素。为了防止产生边缘波浪,在冷却过程中要使边缘的温度等于或高于中间部分的温度。为此可采用覆盖钢板边缘的挡板,关闭钢板边缘部分的喷嘴,或采用其他合适的方法遮挡或切断向钢板任一单侧或双侧的冷却水。在冷却开始之前,首先测量刚从轧机出来的钢板的宽向温度分布,再根据对成品钢板力学性能的要求在冷却前设定平均冷却速度,据此确定切断上下两面每侧的供水宽度。根据冷却速度,有些冷却单元可能无需在任何宽度内切断供水。当钢板较薄(如15mm)或冷却装置的控制能力不足时,边缘部分的温降可能很急剧,以致仅采用切断供水的方法仍难以在Ar3转变区保持边缘部分的温度不低于中间部分时,作为辅助措施,可在水冷之前对边缘部分实行感应加热或火焰加热。
12、钢板头部和尾部产生冷却变形,不仅是由于这些部位受不稳定水流的影响,而且也受纵向冷却不均的影响。钢板的头尾部由于温度比较低,冷却时可采用对头尾部进行遮挡的方法,以减少对头尾部的冷却。钢板头、尾部在冷却前的平坦度差以及其他许多因素的影响,在这些部位产生冷却变形的方式和程度是复杂的。从下面喷射的水溅到钢板的前端和尾部的上表面上,前进的钢板助长了前端的水向上溅落,产生了“撩水”现象。由于过冷的结果,“撩水”现象促进了头部变形。这可通过改变下部喷嘴向上喷射的角度,从而改变落水的分布来消除。
13、钢板在冷却过程中,由于上部冷却和下部冷却采用的喷嘴类型不同,钢板上表面有滞留水存在等原因,钢板上、下面冷却不均衡容易产生整体的挠曲变形。为了使上下冷却均衡,不产生冷却变形,必须给予上下面以不同的冷却水量。图3为上下水量比和冷却后的钢板的挠曲量的关系。据此再考虑开始冷却温度、终止冷却温度、板厚、板宽等,即可确定上下水量比的设立模型。
14、
14、
15、
15、
16、
16、
17、
17、
18、
18、
19、
19、
20、
20、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X 关闭